——湖南省攸县林科所实施良种补贴试点1年成效凸显中国绿色时报11月18日报道(记者:李松龄通讯员:吴振明)补贴试点1年,我们所杉木良种种子产量提高了50%以上。见到记者,湖南省攸县林科所所长荣建平的这句话成了采访的开场白。杉木作为湖南第一大树种。
虽然国家林木良种补贴试点仅实施一年,但这个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的成效却如此明显。言语间,这位外表朴实、平易近人的所长,毫无保留地将内心的喜悦展现了出来。
资金短缺一直是造成良种产量低、市场供应不足的主要问题之一。我们所的杉木1.5代正是盛果期,2代也刚投产,补贴试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。荣建平边说边领着我们走进了种子园。
所里1代种子园有600亩,1.5代有400亩,2代有421亩。这就是我们的2代种子园,一共种有55个无性系。
走进园区,每隔两三米有一棵杉木,品系交错种植,排列整齐,树上挂着果球,正等待着丰收时节的到来。只要舍得投入,管护得好,杉木的效益非常明显的。刚一进园,迎面走来一个小伙子,他是所里的技术员,这段时间天天带着10多名民工在园区割草。我们有要求,园区里搞抚育,必须技术人员带班施工,每个种子园、每个施工班子都有一名技术人员现场抓质量,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,保证质量,这一片就是他们这两天刚弄完的。
荣建平边做着解释边指着横躺在母树周围已发黄的杂草。以前一年到头,林科所只在采摘果球前锄一次草。
草深的都能到我这儿了,荣建平的手在腰间比划着,补贴到位后,我们一年要锄两到三次草,现在锄草的意义不仅仅是为采摘提供方便喽。杂草下隐约可见一条弧形的浅沟。
前段时间刚施了一次肥,不怕你笑话,这么多年,我们从来没施过肥,真没这个条件。荣建平所说的条件,其实就是资金短缺。现在条件有所改善,林科所有计划地在杉木生长最快的6月和9月分别施一次肥,效果不言而喻。
你看那棵树长得多好。顺着荣建平手指的方向望去,一棵挂满果球的杉木映入眼帘。这棵树保守估计也能产下1.5公斤种子,相当于以前1亩地的产量。园区里有几棵这样的树,林科所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自然不在话下,今年,我们这个园子里亩产2.5公斤肯定没问题。
按照规定,种子园每亩补贴600元,抚育、施肥要花去大部分的费用。为改善母树生长环境,每到下半年,林科所还对母树进行修枝,把叠交的和病死的树枝一次清除干净。光照足、通风好、土壤肥沃,母树着花量大增,结实面也更大。
为提高受粉率,林科所还添置了几台风力授粉机。这授粉机是国家埋的单,荣建平笑着说,去年,所里新增了不少设备,费用都含在补助里了。
除了授粉机,采种工具、除草机、油锯、病虫害防治设备也都是新增加的。硬件设施不断加强,我们很多工作开展起来更简便、更科学了。今年种子产量这么高,所里的效益肯定不错吧?记者打趣道。
我们的种子都是统一送省里,省种苗站统一组织检验、包装和出售,价格是省里定的,比普通种子高出一点点,象征性地收钱,每年卖种子的收入也就够填平雇人采种的费用,哪有什么盈余。荣建平稍显无奈,因为我们的价格比其他省份的要低很多,好多外省的人还想上我们这里买种子呢。收入不高,远离县城,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山上跟树打交道,有文凭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进所工作。拿到补贴后,荣建平把所里两名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员送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,脱产进修1年。
这是人才投资,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,没人愿意来,我们只能提高自身水平了。荣建平笑了笑。荣建平手里拿着林科所2010年的总结,上面介绍到:截至2010年,全所已累计生产杉木良种种子1.8万公斤,提供建园优树穗条20万个,所产良种向湖南省推广造林180万亩,经省林科院推广试验证明,良种增益在15%-40%之间,按平均良种增益20%计算,成林后可增加木材产量360万立方米以上,增加产值36亿元。
有了国家补贴的支持,产量增加50%只是个开始。湖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孙建一说:湖南实施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良种补贴试点1年,成效非常显著,攸县林科所就是一个代表,现在我们更加自信,到2020年,实现全省造林树种基地供种率达到100%、良种使用率达到100%的目标,肯定会实现。
本文来源:TB SPORTS-www.holgarules.com
Copyright © 2008-2024 www.holgarules.com. TB SPORTS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52353732号-2